top of page
Search

留学生、新移民必看的防骗指南,这些坑千万别踩!

近年来,新西兰的诈骗案件发生率呈惊人增长,过去几年竟翻了一倍,从原本的 5% 飙升至 10%。这些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令人防不胜防,尤其对新移民和留学群体造成了严重威胁。


今天,就让我们跟随蔡警官的讲解,深入了解新西兰的诈骗类型及防范方法




01

传统短信诈骗翻新花样


最常见的要数各类以假乱真的短信诈骗


骗子常常伪装成快递公司,声称 “你的包裹到了,但因某些问题需要处理”,诱导你点击链接或回复信息,从而窃取你的个人信息或骗取钱财


还有假冒警察网站,称你有交通罚单未处理,需登录指定网站缴费,而这个网站实则是陷阱,一旦输入银行卡信息,资金便会瞬间被盗刷。



02

社交平台的 “甜蜜陷阱”


在社交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,Sextortion 骗局悄然滋生骗子在社交平台上主动与你搭讪,迅速与你建立起看似亲密的关系。


在交流过程中,他们会以各种借口诱导你发送暴露照片。一旦得手,便撕下伪装,露出狰狞面目,以将照片发给你的同事、亲友、朋友圈相威胁,敲诈勒索钱财。



03

情感与金钱的双重陷阱


Romance 骗局同样险恶骗子先是花费时间和精力与你培养感情,让你逐渐陷入爱情的幻想之中。待感情升温,他们便会以投资为诱饵,给你推荐一个看似正规的虚假网站。


起初,他们会让你获得一些小额回报,让你尝到甜头,放松警惕。当你深信不疑并加大投资时,却发现自己的钱如同石沉大海,再也无法取出,而此时骗子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

04

针对留学群体的高薪兼职陷阱


留学群体因经济未独立、对新西兰社会不熟悉,常成为诈骗目标


此前奥克兰一名中国留学生,在微信结识自称美国的人,对方以日付 400 美金为诱饵,让其接收设备装在车后,开车去人群密集的商业中心。学生以为是 “美差”,却不知设备是模拟 5G 塔的诈骗工具 。




如何防范诈骗,守护财产安全


面对突如其来的诈骗,许多当事人往往很久还回不过神来,切记平时一定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,以及遇到诈骗的正确处理方式:



保持警惕,不轻易相信陌生人


无论是短信、电话还是社交软件上的陌生人,都要保持高度警惕。涉及钱财、个人信息等重要内容时,务必谨慎对待。


对于那些突如其来的 “好事”,如高额回报的投资、轻松赚钱的兼职等,要多问几个为什么,切勿盲目相信




保护个人隐私,不随意透露敏感信息



在日常生活中,要格外注意保护个人隐私。不要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平台上随意填写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密码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。


对于社交平台上刚认识不久的人,更不能轻易发送私密照片或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。骗子往往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或敲诈勒索,给你带来巨大的损失。




多方核实,确认信息真实性


当收到可疑信息或面临不确定的情况时,一定要通过官方、正规的渠道进行核实。例如,接到自称银行、政府机构等的电话,要求你进行转账或提供信息时,不要直接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,而是主动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进行询问。


对于涉及投资的项目,要仔细核实平台的真实性和合法性,可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监管机构。在租房时,务必实地查看房屋状况,与房东当面沟通并核实身份信息,避免仅凭网络信息就支付款项。




增强法律意识,学习防骗知识


了解新西兰的法律法规以及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,能够有效提高我们的防骗能力。


同时,要清楚地知道,一旦遭遇诈骗,及时报警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。在新西兰,紧急报警电话为111,非紧急情况可拨打105


如果涉及国内银行卡转账,还应向国内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报警,并向当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请求帮助(电话:0086 + 城市区号 + 96110)。



在新西兰的生活中,防范诈骗是一场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的持久战。新移民和留学生们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提高防骗能力,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,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,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。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